操作規程
折疊1.開車前的檢查
1.1 根據機床潤滑圖表加注合適的潤滑油脂。
1.2 檢查各部電氣設施,手柄、傳動部位、防護、限位裝置齊全可靠、靈活。
1.3 各檔應在零位,皮帶松緊應符合要求。
1.4 床面不準直接存放金屬物件,以免損壞床面。
1.5 被加工的工件、無泥砂、防止泥砂掉入拖板內、磨壞導軌。
1.6 未夾工件前必須進行空車試運轉,確認一切正常后,方能裝上工件。
折疊2.操作程序
2.1 上好工件,先起動潤滑油泵,使油壓達到機床的規定,方可開動。
2.2 調整交換齒輪架,調掛輪時,必須切斷電源,調好后,所有螺栓必須緊固,扳手應及時取下,并
脫開工件試運轉。
2.3 裝卸工件后,應立即取下卡盤扳手和工件的浮動物件。
2.4 機床的尾架、搖柄等按加工需要調整到適當位置,并緊固或夾緊。
2.5 工件、刀具、夾具必須裝卡牢固。浮動力具必須將引刀部分伸入工件,方可啟動機床。
2.6 使用中心架或跟刀架時,必須調好中心,并有良好的潤滑和支承接觸面。
2.7 加工長料時,主軸后面伸出的部份不宜過長,若過長應裝上托料架,并掛危險標記。
2.8 進刀時,刀要緩慢接近工作,避免碰擊;拖板來回的速度要均勻。換刀時,刀具與工件必須保持適
當距離。
2.9 切削車刀必須緊固,車刀伸出長度一般不超過刀厚度的2.5倍。
2.1.0 加工偏心件時,必須有適當的配重,使卡盤重心平衡,車速要適當。
2.1.1. 盤卡超出機身以外的工件,必須有防護措施。
2.1.2對刀調整必須緩慢,當刀尖離工件加工部位40-60毫米時,應改用手動或工作進給,不準快速進
給直接吃刀。
2.1.3 用銼刀打光工件時,應將刀架退至安全位置,操作者應面向卡盤,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表面
有鍵槽,方孔的工件禁止用銼刀加工。
2.1.4 用砂布打光工件外圓時,操作者按上條規定的姿勢,兩手拉著砂布兩頭進行打光。禁止用手指
夾持砂布打磨內孔。
2.1.5 自動走刀時,應將小刀架調到與底座平齊,以防底座碰到卡盤。
2.1.6 切斷大、重工件或材料時,應留有足夠的加工余量。
折疊3.停車操作
3.1 切斷電源、卸下工件。
3.2 各部手柄打倒零位,清點工器具,打掃清潔。
3.3 檢查各部保護裝置的情況。
折疊4.運行中的注意事項
4.1 嚴禁非工作人員操作機床。
4.2 嚴禁運行中手摸刀具,機床的轉動部分或轉動工件。
4.3 不準使用緊急停車,如遇緊急情況用該按鈕停車后,應按機床的啟動前規定,重新檢查一遍。
4.4 不許腳踏車床的導軌面,絲桿、光桿等,除規定外不準用腳代替手操作手柄。
4.5 內壁具有砂眼,縮孔或有鍵槽的零件、不準用三角刮刀削內孔。
4.6 氣動后液壓卡盤的壓縮空氣或液體的壓力必須達到規定值,方可使用。
4.7 車削細長工件,在床頭前兩面伸出長度超過直徑4倍以上時,應按工藝規定用頂尖。中心架或跟刀
架支扶。在床頭后面伸出時,應加防護裝置和警告標志。
4.8 切削脆性金屬或切削易飛濺時(包括磨削),應加防護擋板,操作人要戴防護眼鏡。
折疊使用條件
普通車床的正常使用必須滿足如下條件,機床所處位置的電源電壓波動小,環境溫度低于30攝示度,
相對濕度小于80%。
1機床位置環境要求
機床的位置應遠離振源、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和熱輻射的影響,避免潮濕和氣流的影響。如機床附近
有振源,則機床四周應設置防振溝。否則將直接影響機床的加工精度及穩定性,將使電子元件接觸不
良,發生故障,影響機床的可靠性。
2電源要求
一般普通車床安裝在機加工車間,不僅環境溫度變化大,使用條件差,而且各種機電設備多,致使電
網波動大。因此,安裝普通車床的位置,需要電源電壓有嚴格控制。電源電壓波動必須在允許范圍內
,并且保持相對穩定。否則會影響數控系統的正常工作。
3溫度條件
普通車床的環境溫度低于30攝示度,相對溫度小于80%。一般來說,數控電控箱內部設有排風扇或冷風
機,以保持電子元件,特別是中央處理器工作溫度恒定或溫度差變化很小。過高的溫度和濕度將導致
控制系統元件壽命降低,并導致故障增多。溫度和濕度的增高,灰塵增多會在集成電路板產生粘結,
并導致短路。
4按說明書的規定使用機床
用戶在使用機床時,不允許隨意改變控制系統內制造廠設定的參數。這些參數的設定直接關系到機床
各部件動態特征。只有間隙補償參數數值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
用戶不能隨意更換機床附件,如使用超出說明書規定的液壓卡盤。制造廠在設置附件時,充分考慮各
項環節參數的匹配。盲目更換造成各項環節參數的不匹配,甚至造成估計不到的事故。 使用液壓卡盤
、液壓刀架、液壓尾座、液壓油缸的壓力,都應在許用應力范圍內,不允許任意提高。